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频道 > 职场天地> 正文
职场新会计:放平心态渐入佳境
作者: 时间:2012-7-12 阅读:

清早,张振宁打开邮箱,发现最新一封邮件的内容是今天有刚毕业的新同事正式入职财务部。回想起一年前初入职场的笨拙,她不禁莞尔。可是这笑容的背后却包含着许多无法言说的苦涩和压力。

同济大学会计专业的张振宁,一毕业就进入世界500强的知名外企,然而工作的第一天,她却因为核对财务报表频繁出错吃了老员工的白眼。

6月,毕业的季节,刚踏出校园的会计学子们在期待美好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将体会到真实职场的残酷。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工作后,张振宁****的感受就是,很多事情书本上看到过,课堂上听到过,考试上复习过,工作中就是不会做。不仅张振宁困惑,很多初入职场的会计系毕业生都有同感。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授蔡春认为:“目前,会计院系的课程设置非常全面,专业课中有关财务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但也正是这样的宽和广,让学生们在职场进行实际操作时面临上手缓慢的尴尬。”很多学生能够对资本运作侃侃而谈,整理凭证时却频频出错。

张振宁表示:“学校里学习的专业知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工作需要直接应用,熟练操作,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以我为例,在工作中要面对的单据、数据、报表等我都知道它们的名词解释,就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具体实际操作。”如何跨越书本和实务之间的距离成了当务之急。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袁淳表示,近年来,各大会计院校一直在积极做着转变。请企业、事务所工作的资深职场会计人进校园做讲座;每年都开设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模拟训练等等,以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同时,袁淳认为,好的教育一定是授人以渔。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在任何一个岗位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都需要人具备这些综合能力”。

学习能力更被看重

企业是如何应对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都有对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学习,专门针对财务会计的业务培训比较少见。

张振宁所在的外企,对她们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公司整体财务流程平台的使用、EXCEL表格的快捷操作及如何与公司其他部门对接等事务性工作。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大多都是通过会计新人自我学习。

事实上,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并没有过高。一般来讲,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都会被安排在一些简单的工作岗位上。只要踏实勤奋,基础的工作是容易很快掌握的。如果在这个环节也需要系统培训,像回到学校上课一样,对于企业而言成本太高。”RoyalAhold荷兰皇家阿霍德集团财务经理秦昱如是说道。

中国邮政集团财务部处长胡尔纲表示:“对于财务部的新人,我们主要是采用传帮带的方式。由部门较为资深的财务人员做老师,帮助新人更快适应工作,使其逐渐成熟后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其实,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更看重的均是学习能力和未来可塑性。至于经验,并不是重点考虑要素。用人单位都清楚应届毕业生从学校跨入职场后,面临的将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

勤奋学习踏实工作

秦昱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曾经招来一名知名大学会计系毕业的研究生,甚至不熟悉《企业会计准则》,税收制度等相关知识也没有掌握。

然而,把这类问题推到学校教育设置与职场脱节上并不合适。学生自身同样存在问题。

蔡春认为:“会计行业是一个知识时刻在更新的行业。但是,这个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是漫长的,它更需要一种对专业的钻研精神,却也正是现在的大学生所缺乏的。不少学生遇到困难就抱怨,不能真正沉下心来思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企业的发展对于信息化的要求已经不再停留在录入数字这种简单的技术层面,员工还要懂得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一套模板,编制取数工具以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关数据,生成一份财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可能单独聘请信息技术人员来完成财务报表取数工作,最终操作者还应该是财务人员。

但对于这样的要求,很多应届会计毕业生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他们看来,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最核心的能力是分析财务数据,而不是去做这些纯技术方面的工作。

“有的应届毕业生来到企业后,每天都在录入数据,却并不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制定工艺路线,如何测算产能,如何在危机时刻调度人员,如何实施物控管理、采购管理,如何收发物料,如何计算各个车间主管的绩效工资等。只有做个有心人,愿意学习,每天的工作才会有收获。”秦昱表示。

来自国企的胡尔纲也认同这个观点,从容易的岗位做起,做好出纳核算,逐步开始预算管理会计等管理工作,是必经的职场之路,而成就这条路的方法无他,唯有勤奋学习,踏实工作。

来源: | 关闭